【赣南采茶舞韵传薪火】吴翔教授亲临信丰,解码非遗舞蹈的传承密码
来源: | 作者:信丰县文化馆 | 发布时间: 40天前 | 4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image.png

3月21日,一场聚焦赣南非遗文化传承的舞蹈盛宴在信丰县文化馆拉开帷幕。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、硕士生导师吴翔教授受邀莅临,以专题讲座与公益课堂的形式,为信丰舞蹈工作者与爱好者带来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文化大课。

上午10时,文化馆多功能厅座无虚席。吴翔教授以《赣南采茶舞蹈编导的守正与创新》为题,开启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艺术美感的讲座。作为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、江西省舞蹈学科带头人,吴教授从文化根系出发,溯源采茶舞的农耕基因,将田间劳作的质朴动态升华为舞蹈语汇的学术密码。  


image.png


“采茶舞的‘屈重随浮’动律,是客家先民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凝结。”通过动作解构与影像展演,吴教授生动诠释了扇花技巧中的“捞採手”如何模拟采茶动作,“五指花”“四指花”又如何演绎茶芽生长的韵律。更以《四大才子》、《一年又一年》等原创作品为例,剖析传统元素与现代编创的融合之道,为在场学员打开“非遗活态传承”的创作新视界。


薪火相传:从理论到实践的传承接力


下午的公益课堂则掀起了活动的高潮。吴教授走进排练厅,观摩采茶舞班学员女班教材组合展示。面对学员的展示,他给予高度肯定。随后,他亲自示范“摇摆韵”“捞採手”“八字韵”等基本动律,手把手指导学员如何通过呼吸带动肢体,让舞蹈既保有乡土气息又不失舞台张力。

image.png

在互动环节,来自演艺公司、中小学的舞者代表争相提问。面对“传统舞蹈如何吸引年轻观众”的困惑,吴教授提出“用现代叙事重构传统符号”的破圈思路;针对少儿舞蹈教学的难点,他现场拆解“扇花口诀教学法”,将复杂技巧转化为趣味游戏,令在场教师直呼“茅塞顿开”。


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传授,更吹响了地方文化自觉的号角。信丰县文化馆舞蹈公益课老师表示:“吴教授带来的不仅是舞蹈技法,更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。”参与活动的舞蹈教师施女士感慨:“原来采茶舞可以如此‘年轻’”。


随着赣深高铁开通,赣南非遗正迎来传播新机遇。信丰县以此活动为契机,将持续推出采茶舞进校园、非遗快闪等系列活动,让这株生长在红土地上的艺术茶花,绽放出更璀璨的时代芳华。